627866910068838.jpg 
【簡介】
連淚水都會結凍的寒冬深山中,棲息著雪螳螂一族的女人。這場婚禮,將得到名為「永遠」的祝福──

漫無止境的冰血戰爭仍在菲爾畢耶族與靡俄迪族之間持續著。為了讓這場戰爭劃下休止符,兩族交換了一個協定。

那便是,會將心愛之人蠶食入腹,人稱「雪螳螂」的菲爾畢耶族的女族長──安爾蒂西亞,與信仰永恆生命的敵族靡俄迪族長──沃嘉將因兩族的未來而締結姻緣。但這樣的協定,卻超越世代阻撓著有情人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戀。和平是否真能降臨這片深山雪地?在極寒之地悄悄萌生的戀情又將何去何從……

很有趣。

我說的「有趣」並不是指書本內容,而是我再度閱讀本書之後的心態轉變,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。

其實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時,老實說我對它的評價並不高。

當然本書中對於兩族交戰的背景、冰天雪地下的熾烈情感有其動人的描寫。而族人對於戰爭的糾葛情感描寫雖然並不多,但光憑送掛毯那幕就夠深刻了。

不過,我這個人會「只要作品的某項特質合乎喜好的話,就可以忽視其他不足」,也可能會「雖然作品的水準頗高、各方評價不錯,但只要某項因素不合我意,心中就會放大其缺點進而不滿」。(看我對文學少女的結局感想就知道了,由此可知,我是多麼情緒化的人)。

而這部初閱畢時,我對它最大的印象是:「雖然書中的角色好像愛得你死我活,可是對於為何會造成這種結果的過程描述似乎不足。」

這種印象讓我總覺得本書的感情描繪激昂是激昂,可是說服力好像不太夠,需要藉由大量的「腦補」自行想像。

這種想法導致我對這部的感覺五味雜陳。

不過呢,這樣的想法到了第二次閱讀時有點變動(但大多僅限於過去那段)

有些場面在明白真相後反而更能體會其中的複雜思緒及用意。(雖然第二次閱讀時多多少少將角色代入ドS、ドM、傲嬌之類的形象啦,糟,我這樣說會不會引發戰端XD)。

特別是過去篇的故事在以「愛恨是一體二面的」想法作了腦補後,突然能理解那原本捉摸不清的情感。在理解那情感後,我對這部的好感提昇許多。

But 相形之下,「現在」的情緒舖陳我覺得仍舊有些黯然失色,還是有總說來就來,說覺醒就覺醒的感覺。轉折這邊(特別是感情移入)我覺得寫得還是太少了些,需要靠腦內補完(而且還不知補得對不對...例如拿吊橋效果來映證...),不過其實不只轉折處,一些動機也因舖陳不多顯得說服力不足就是了(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),因此一些角色的表現也讓我摸不著頭緒。

不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感覺落差那麼大,這種閱讀經歷令我感到有趣。可是帶著這種心情再去看某部作品後,又再度被擊沈,有些作品我果然永遠無法接受= =|||

這是定位問題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fus06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